尹龙国,中共党员,1997年7月毕业于我校中文系。在校期间,曾担任系团总支副书记、学生党支部书记、学校学生总会主席,牡丹江市第二届学联主席,现任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高级教师。
工作27年来,先后获得北京市东城区“优秀教师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优秀青年教师表扬奖”“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”“优秀青年教师”“骨干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2008年, 入选东城区语文名师工作室;2016年,被中国教研网聘为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专家;2017年,被中国教育学会聘为“教师专业发展项目”专家;2024年,被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聘为理事。
(尹龙国老师,在中国教育电视台,录制“同上一堂课”)
一、热爱教育事业,心怀诚意,面无愧色
尹龙国老师热爱他的学生,他说教师吃的是良心饭,干什么都要有一份诚意。他追求的,是与自己的学生他年相见,面无愧色。
担任班主任时,为了近距离的了解学生的生活,他用暑期近两个月的时间,骑一辆单车,走访了56个家庭。从西四环,到东五环的环铁,从北五环外的北苑,到南三环的方庄,他访了近半张北京地图。他利用晚自习时间,义务辅导学生整整一年。或是为某个学生指导改几稿作文提纲,或是落实某位同学的默写……,他利用晚自习后、周末等课余时间,在钉钉网上,义务为学生录制辅导课程200余讲。
平日里,为鼓励学生学习,他经常自费购买书籍当奖品,这样的事情,还有很多。
二、立足语文课堂,勤心钻研,耕耘不辍
尹龙国老师,在一线语文教学的主课堂上,勤心钻研,耕耘不辍。
他的语文课,基于多年来对“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六个指标”、《语文课程标准》、教材及高考试题内在结构和学生能力要求的深入研究、认识,以“思维、文化、方法、规律”为主线,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丰富学生文化积淀为着眼,以探求方法规律为路径,以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引导学生准确形成答案为依归,力求语文教学与备考科学有序,易于操作,少时高效。
他在教学、备考过程中,也经历了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。即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,积少而多,然后再追求化繁为简,融会贯通的境界。正如朱光潜所说“一切学问的对象,都不外是事物的关系条理。做学问的第一件要事,是把知识系统化,有机化,个性化。” 他对《语文》教材、三十多年的高考题目分门别类研究,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备考体系“尹龙国语文教室”课件系统。课件有数万个之多,分门别类,层层级级,学生亲切地称之为“俄罗斯套娃”。
他对于课堂教学,高考备考的重点,如诗歌、散文、小说鉴赏等,都有深入的研究。
他对语文教学的难点——课外经典阅读,也有着切近实际的做法。 他把课外经典阅读编入学生的语文作业计划,引导学生三年读至少读将近三十本奠定人生价值底色的书籍。2017届高云晖同学(考入清华大学)回忆说“高中时代最大的收获,是在五中三年所接受的“美育”。美育一方面来自于读书。作为我们的语文老师,尹龙国老师三年来一直鼓励同学们进行大量的阅读,并辅之以读书笔记、专题作文等形式进行吸纳和理解……在无形中培养着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。除去文学作品外,我们也被鼓励广泛阅读社会科学相关的各类书籍,它们对于我们审美乃至价值观的形成都起到了关键作用。”
(尹龙国老师的学生,高一时写的读书笔记)
有了这样的输入,才能解决作文“写什么”“用什么写” 输出的根本问题。
于是,从2008年开始,一个题目,他通常让学生修改到四稿甚至更多。写,点评修改;再改,再点评修改;再改,再点评修改……。 学生们每改好了一篇作文,尹老师就为他们编辑一本作文集《槐苑文存》, 现在已编辑、付印122辑了,计一千五百多万字。 他觉得,为学生改作文,是个良心活,也是干了点自己看得起自己的事情。 真心实意地扶助学生们成功,其中付出的代价,只有自己知道。
(尹龙国老师的学生,写的作文,结集成函,已122集)
尹老师的语文课例,在各级各类研讨、比赛中,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。区级以上公开课、参赛课,近30节。他主讲的参赛课《水调歌头》,在东城区“文心杯”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;主讲的参赛课《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》,在“首届‘中华杯’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大赛(青岛)”中获得了二等奖;主讲的参赛课《雨巷》,在中央教科所、语文报刊协会主办的第二届“个性杯”语文课堂教学大赛(广州)中,获得了特等奖;主讲的参赛课《想北平》,在北京市“东城区第三届普通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”获得一等奖……
他的教学成绩,也是有目共睹。2011届,北京市高考文科总分第二名,出自他所任教的班级;2014届,两个班语文高考成绩,均分123.9分,最高分139分;2017届,所任课班,考入清北人数10人。
三、重视参与课题,发表文章,编写教材
在正常的授课之余,尹龙国老师也非常注重理论研究,参与了一些课题,发表了一些文章,参编了一些教材。论文《谈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——我教记一辆纺车》参加北京市“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和阅读教学研讨会”论文评选,获得了市级二等奖;参与中央教科所“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”课题;参与了北京市课题“传统文化与养生” 课题;2006年,参与了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” 课题;2009年,参与的“诗歌多元鉴赏的探索与实践”课题,获得了北京人民政府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近年,他为《中学语文教学》《基础教育课程》《全国优秀作文选》《语言文字周报》《语文世界》《教育考试与评价》《大学·自主招生》《高校招生》《北京教研》等报刊、杂志撰写过专栏文章十余万字。
近年,参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香港高中教材《中国语文》;参编了语文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高中教材《语文》等多种教材及备考书籍。
四、参与光盘录制,网课讲授,电视录播
在工作之余,尹龙国老师,还应邀参与了一些光盘录制,网课讲授,电视录播等工作。为中国青年少音像出版社录制了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名师示范课》光盘;为中央数字频道录制了《决胜高考作战指南》光盘;为语文出版社录制《表达与交流——口语交际:朗诵》光盘;为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录制了《焦点——非常6+2语文提分大讲堂》光盘;玖久教育录制了《选择题技巧秘笈》光盘。以上,均已公开发行。为中学教师研修网、全国特级教师网等录制教师专题培训课程。
2020、2021、2022年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“同上一堂课”建模工作,并录制《语文学科高考前梳理、总结、提升》《形象思维与散文阅读》等20余节课,并公开播出。
五、参与公益支教,教师培训,影响广泛
在工作之余,尹龙国老师,还应邀力所能及地参与了一些公益支教,教师培训活动,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
2005年以来,应中国教育学会、《考试》杂志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、各省市教育行政、教研部门邀请,在义务支教、教师培训、备考研讨中,他多次担任语文学科主讲,语文教学、备考的认识与实践,得到主办单位及各地老师的真诚好评。
(尹龙国老师的聘书之一)
在北京市第五中学校园里,有一座蒲公英铜雕,上面刻有“心存高远、质平凡、任籽粒、献与平原,待来日、看天涯无处、不漾起耀目金澜” 的铭文。这细密抑扬的文字,意境高阔,情怀深切,既有母体对新生命凝重的期许,亦有游子对母校深情的回望。尹龙国老师,当年也是从“大荒地”(师院老校址)飘出一株的蒲公英,纷纷扬扬中,随风散落京城。他用扎实的功底、朴实的作风、不懈的努力在京城教育界书写着疏枝散叶的历史。